8月15日8时45分,距离上班时间还有一刻钟,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杨忠林一行已抵达沈阳美团外卖总部。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专门看望慰问4月下旬在沈阳市方明街火灾中挺身而出,守护人民生命与财产的美团外卖小哥赵中华。
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杨忠林向美团外卖小哥赵中华发放证书与慰问金
时间回溯到4月20日深夜22时16分,沈阳市方明街9-2号9门西侧的停车棚突然燃起熊熊大火。火势如猛虎般蔓延,短短时间内,150平方米的区域被烈焰吞噬,78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与4辆自行车化为焦土,更造成1人不幸遇难、1人受伤的惨痛后果。
彼时,赵中华刚结束一天的配送工作,正途经这片火海。空气中弥漫的焦糊味让他瞬间警觉,循着气味找到着火点时,他看到停车棚管理人员正握着灭火器奋力扑救,更隐约听到杂物间里传来女子求救的电话声。危急关头,车棚管理人员打开大门撤离,而被困女子仍在火海中挣扎。
面对噼啪作响的烈焰、滚滚升腾的浓烟,对火灾的本能恐惧在他心中翻涌。但“救人”两个字压过了所有犹豫——消防救援尚未抵达,每一秒都关乎生死。赵中华没有退缩,毅然冲进火海尝试救人。尽管火势远超预期,未能成功带出被困女子,但他没有停下脚步,两次折返火场,将车棚门口的车辆一一转移到安全区域,用双手为群众减少了更多财产损失。
这份勇气,曾让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宣传表奖部展开讨论:该由哪一级组织出面慰问更合适?但杨忠林理事长的一句话,给出了最有力的答案:“赵中华虽没能救出人,但他敢闯火海的那份勇气,是暖人心的光,更是全社会该学的见义勇为精神!”本着平安辽宁建设的初心,杨忠林决定代表省委省政府率先登门——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看望慰问,而是对“见义勇为”精神最郑重的褒奖,是对社会正能量最坚定的守护。
这次慰问,打破了“英雄只在远方”的刻板印象。赵中华是谁?他是千万外卖骑手中的一员,日常里穿梭在大街小巷,顶着日晒雨淋,只为准时把餐食送到居民手中。可就是这样一位每天与“配送时效”打交道的普通人,在危险面前却忘了“避险”,只记得“帮忙”。正如基金会所传递的:英雄从不分职业,平凡人也能活出伟大。见义勇为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壮举,而是关键时刻“敢上前”的选择,这份选择,能让“向善向勇”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发芽。
这次慰问,更给社会注入了“敢担当”的动力。如今,“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早已不是口号,而赵中华的行动,就是这句口号最鲜活的注脚。慰问他,是为所有人立起一个“看得见、学得来”的榜样——面对危险,不必袖手旁观,普通人也能成为守护者;更是为社会树起一个导向:见义勇为的人,就该被尊崇、被铭记。当“助人有荣光、勇敢有回报”成为共识,“人人愿为、人人敢为”的暖流,才能筑牢平安辽宁的群众根基。
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省消防救援总队、美团东北管理部的同志与赵中华合影留念
“赵中华的挺身而出,是我们骑手队伍责任与担当的缩影。”面对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慰问,美团安全管理部东北安全高级总监郭辉感慨道。他认为,作为与民生紧密相连的企业,美团始终在给骑手们传递“责任”二字,而这次慰问,更是把一个人的英勇壮举,变成了全社会的精神财富。未来,当这样的慰问与宣传持续下去,辽宁大地上,定会有更多平凡人披上“英雄铠甲”,让见义勇为成为新风尚,让平安辽宁更有温度、更有安全感。
面对镜头,赵中华的话语依旧朴实:“当时啥也没想,就想冲上去帮忙,救人是唯一的念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藏着最动人的初心。他用行动践行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更让我们相信:只要有人敢为正义挺身而出,社会就会充满光与暖。而这份光与暖,终将汇聚成守护平安、传递正能量的磅礴力量。
监制:杨宝斌
编审:许戬 张昕琳 刘学文
责编:刘学文